
太原,别称为并州,古称晋阳,同时也称“龙城”。《左传·昭公元年》载:“台骀宣汾、洮,障大泽,以处太原。”台骀降服汾河黑龙,洪水退去,露出平坦的土地,人们给这块沃野起名“太原”,很久以后,这块“龙”的土地上逐渐形成城市,于是太原又有了“龙城”的说法。
太原是山西省政治、经济、文化和国际交流中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一座有2500多年建城历史的古都,“控带山河,踞天下之肩背”,“襟四塞之要冲,控五原之都邑”的历史古城。全市三面环山,黄河第二大支流汾河自北向南流经,自古就有“锦绣太原城”的美誉。
两千多年来,晋阳山水孕育出众多彪炳史册的千古风流人物。唐代著名诗人王翰、王之涣、白居易,元代著名散曲、杂剧作家乔吉,元明之际杰出的古典小说家罗贯中,明末清初思想家、书画家、医学家、文学家傅山,清代著名学者、汉学家阎若璩,画家、小说家刘璋;唐代名相狄仁杰,家喻户晓的北宋杨家将;宋代著名绘画史论家郭若虚,书画家王诜、米芾……这些名家,为太原绵延不断的文化经典与辉煌,作出了千古传颂的贡献。我国第一部诗歌《诗经·国风》中,属于晋阳的有《魏风》7篇、《唐风》12篇,约占“风”部分的12%。值得指出的是,这19篇诗作,在思想和艺术上所达到的高度,完全可以作为《诗经》及其“风”部分的代表。至于诸子散文中的《荀子》和《韩非子》,更是晋阳文学中的瑰宝了。

“开放、务实、求新。”自古以来都是晋阳文化的价值所在,而位于太原市建设南路23号山西图书大厦三楼的“三希堂藏书”,则很好的继承、弘扬了这一价值理念。进入店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令人无比震撼的皇家巨制——《文渊阁四库全书》,清乾隆皇帝亲自主持修纂的中国典籍总汇文渊阁《四库全书》,几乎囊括了乾隆以前中国历史上的主要典籍,全书共36375册,79309卷,分装6144函,总页数238万余张,总字数近8亿。其历史价值之高和版本价值之巨,堪称无与伦比。故该书一直被视为人类文明的象征,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原大影印的文渊阁《四库全书》,是特邀“四库”研究专家,从《四库全书》中遴选出的最具有学术价值、出版价值以及收藏价值的善本、孤本和珍本,以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推出的。影印的文渊阁《四库全书》,其大小、形貌与原书无异,采用传统工艺制作,手工宣纸原大影印,手工包背装,封面为天然蚕丝特制耿绢,并选用楠木、香樟木配套全套木函、木柜,一如原物。高大奢华的楠木书柜,使整个店面显得庄重、高雅,充满了文化气场。这套《四库全书》不仅是三希堂藏书示范店的镇店之宝,也是整个新华书店的镇店之宝。

浏览店内图书,满目古香古色的古籍线装书,于书前游走,一股股幽香萦绕在身边,瞬间如同穿越回了古代文人世界,《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宋版资治通鉴》《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宋版楚辞集注》《钦定武英殿聚珍版丛书》《百衲本二十四史》《全唐诗》《石头记古抄本汇编》等等近千种高端精品线装图书,蕴含了“语润民风真善美,文旋山海演红尘”的意境,轻轻触摸这一部部世人难得一见的珍罕典籍,五千年华夏文明的敬畏感油然而生,《习近平用典》《习近平谈治国理政》《毛泽东手迹》等当代新善本,更是给读者以民族自豪感。所有来到这里的读者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中华民族特质的优秀传统文化在这里充分展示出来!而这些,也正是三希堂藏书多年来坚持的“高档、精品、珍稀、价值”精神旨归,如今,三希堂藏书花落龙城,就是要携手太原的无数文人墨客一道,更好地弘扬中华藏书文化,共同建设书香社会,延续高雅的线装文化,延续太原独有的文化气质,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龙城广泛传承、传播!历久弥新!三希堂藏书太原示范店欢迎您
地址:太原市建设南路23号山西图书大厦三楼
电话:13700510763
了解更多产品信息、动态资讯,尽在三希堂官方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详细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