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绿城厚重的文化符号
郑州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早在4200年前,就是夏、商王朝的重要都邑,夏、商、郐、管、郑、韩六次为都,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在此设州。翻开郑州的历史,如同掀开华夏文明的版图,一桩桩左右中国历史的事件,都在这里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记:
黄帝建都有熊,云岩宫拔地而起。大禹治黄河水、启母庙赫然在立。商汤灭夏、诸侯迭起、楚汉争霸、韩郑兴亡,古战场大国纷争,留下历史风云无数。也有,虎牢关三英战吕布,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岳飞破金,《满江红》“壮志饥饮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而在这些耳熟能详的事件背后,作为中国佛、道、儒学极盛之地的郑州,还见证着中国历代文化的兴起与变革。
北魏时,嵩阳寺僧待多达数百人。隋代更名嵩阳观,为道教活动场所。宋仁宗时,得名嵩阳书院,范仲淹、司马光、杨时、程颐、程颢、朱熹、李纲、范纯仁等二十四人,曾在此说儒讲学。司马光更是于此编撰《资治通鉴》的第9卷至21卷。明末书院毁于兵火,历经元、明、清各代重修增建,才得以留存。
如果说曾经的嵩阳书院是属于郑州人共有文化的标志之一,那么如今三希堂藏书与中原图书大厦联合开设的示范店,则是郑州读者心中重要的文化新地标。160平方米的店堂内,天、地、人、书,和谐统一。悠悠的白云,淙淙的流水,传统的多宝格书架设计,自由而温馨。
店中还藏有中国国家图书馆镇馆之宝—宋版《资治通鉴》的首次仿真影印版,该版本是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刻本,其中正文294卷,目录30卷,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下迄后周显德六年,可谓中国官修史上的著作。得此一本者,视若珍宝,还有很多收藏单位将其视为镇馆之宝,秘不示人。而今,三希堂藏书郑州示范店将其公之于众,意在融入华夏文明核心腹地,传播传统文化、营造书香社会,为河南人民提供高品质的文化服务。
三希堂藏书郑州示范店欢迎您
地址:郑州市人民路22号中原图书大厦1楼
电话:0371 - 66287805
了解更多产品信息、动态资讯,尽在三希堂官方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详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