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书籍的装帧形式
       在纸张发明以前,中国书籍是被写在竹或木上,用丝韦编连成册,称为简牍。这也是书作为册的形式出现,最古老的装帧形式。古代图书经历了竹帛间牍制度、纸写卷轴制度和印本书册页制度,所谓册页制,就是积累许多单页装订成为一册,因而我国古书装订制度也随之应运而生,并经历了蝴蝶装、包背装和线装书几个阶段。

       帛书,是指写在丝织品上的书,或是用缣帛作为书写材料的书籍。帛书出现的时代,约在春秋末年或战国初年。《墨子》上说:“书于竹帛,镂于金石”。印证了在墨子生活的年代,帛书流行一时。帛书装帧采取简牍书籍编好卷起的办法,即卷子装,或称卷轴装。据考古发现,卷轴装始于东汉,盛于魏晋南北朝,至隋唐间,北宋时仍沿用。卷轴装古籍是纸质书籍的第一种装帧形式。都穆《听雨记谈》说:“古人藏书,皆作卷轴”,卷轴制度在唐朝达到鼎峰。

       毛装,作者亲笔书写的手稿。怕散落临时简单装帧的办法,即前后加上封面,用蚂蝗襻串起来,三面未加裁切,毛茬均在,即毛装。

       经折装,当初用于抄诵经文,故名。由于佛教发源地古印度通行梵语,又称“梵夹装”。古时宫廷常用此种形式作奏折,亦叫折子装。经折装翻阅比较方便,但是在取阅时,往往易于把书扯断,因此,又演变出了旋风装。旋风装与经折装的不同之处,仅在于它将经折装的前后封面改为一张整纸,以其一端粘于最前页的左边,另一端向右包到书背面而粘在最后一页的左边。因此在翻到最后一页的时候,就可以连着再翻到首页。所以叫做旋风装。

       蝴蝶装,亦称“蝶式”也有称“开板式”。因翻动时两页翘起,好似一只展开双翅的蝴蝶,故名。蝶装古籍的书页,版心向里,有字迹的两个版面相对折在一起,将对折好的一叠单页的折叠处粘连在一张纸上,外面包上硬纸,也有的用布或绫锦裱背,书翻开时能够摊平,书背如同蝴蝶,这种装帧形式的书册版心不易损伤。因蝴蝶装打开后各页左右对称,状如蝴蝶,故而得名。蝴蝶装在宋代最流行,元代沿用,到明代被淘汰。

       包背装,人们把书页有字的一面折在外面,让书页的两个外边粘在书背上,再包上书衣,就成为“包背装”,也叫“裹背装”。其外表和蝴蝶装是一样的,只是蝴蝶装书口朝里,而包背装是正折,书口朝外。在书脑上打上纸捻,即可包上封面。包背装起于南宋后期,一直沿用到明朝中叶以后。著名的《永乐大典》就是包背装纸捻订硬封面。

       明代中叶出现线装,用线订书的历史应该还早,敦煌遗书中有线装书。现在的线装是从包背装演变而来。直至现在,还都在沿用。线装书的出现,是我国古代书籍装帧艺术发展的最后阶段。清中叶以后,我国逐渐采用机械化印刷术。随之,书籍的装帧也更加实用和美观。

       古籍装帧是研究和鉴别古籍版本的一项重要依据,对于收藏鉴赏者来说,亦是如此。






了解更多产品信息、动态资讯,尽在三希堂官方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详细阅读。





品牌故事

联系方式

  • 24小时服务热线:

      400-680-1895  010-85879369

  • Q Q咨询:1626487235
  • 企业邮箱: bjsanxitang@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