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刻书的风格及特点

       刻书是人类社会重要的文化活动之一,它的风格面貌反映着当时的政治、经济状况和文化风尚。书籍校勘的精粗、开本的大小、版式的规制、刀法的精拙、印纸的优劣、墨色的好坏、字体的风格、装帧的特点等,都可以透露出社会的时代气息。掌握一个时期刻书的风格特点,对于版刻的考定和版本学的深入研究大有裨益。
 

宋代刻书的特点




       宋代刻书从版式上讲,前期多白口,四周单边;后期仍多白口,左右双边、上下单边,少数四周双边。宋代刻书的字体,是将唐代诸位大家的字体运用于刻书了,如唐代的大书法家褚、颜、欧、柳诸家在书法上的最大成就就是把楷书推向了高峰,而刻书的字体又恰恰需要这种端庄凝重的楷字。宋代刻书的用纸,过去搞版本的人多称为白麻纸、黄麻纸和竹纸。近年来,有关研究造纸术发展史的专家多次取样分析鉴定,认为过去人们所讲的白麻纸或者黄麻纸,是说纸的纤维形似。事实上,当时人们造纸多为就地取材,原料为树皮和竹子。
 

元代刻书的特点


       元承南宋遗风,元初的某些刻书风格特点与旧书无大差异。但纵观整个元代刻书的特点,可以用八个字来概括:黑口、赵字、无讳、多简。

       “黑口”:即指每版中缝线的上下两端为宽粗墨印的黑条子。“赵字”,是指元代刻书的字体大多数都模仿找赵孟頫的字,此为元朝刻书的又一明显特点。“无讳”,指元代刻书见不到讳字的迹象,不像宋版书那样,皇帝的嫌名庙讳处处可见。“多简”,是指元朝的刻书多用俗体字或简体字。
 

明代刻书的特点





       明朝刻书分为早中晚三期,风格不尽相同,粗略概括起来,大约是明初至正德时期的刻书仍然为“黑口赵字继元”;嘉靖至万历时期为“白口方字仿宋”;天启至崇祯时期的刻书又表现为“白口长字有讳”。
 

清代刻书的特点




       清代刻书的特点从来很少有人去归纳,其实要将整个清代刻书和前几代相比较,还是有其自己的风格的。

       清代刻书的字体,在清初时尚沿袭前明旧习,至康熙发生了变化,形成了一种非颜非柳也非赵的“馆格体”。至嘉庆年间,刻书字体也失去了旧日的舒展圆秀,而变成呆板乏神的样子。清初和元朝一样,没有避讳的习俗,但随着政治统治的日益强化,开始实行了汉族文化中固有的避讳旧习。清代刻书的用纸名目繁多,有罗纹纸、棉纸、竹纸、开化纸等等。

       古籍收藏自古就有。俗话说:“一页宋版,一两黄金。”宋元时期是雕版印刷的顶峰,雕刻精美、字体端庄、纸墨考究、校勘质量高。从明中叶起,宋元版本就成为藏家追逐的热点,但近年来,宋元时期的精品刻本,早已寥若晨星。

       明代的印刷业规模大、分布广、品种多,是中国古代印刷史上的全盛时期。明代印刷技术更加成熟,图版刻印更为精良。清代及民国时期的精刻本,也多有特色。明清两代的善本,乃是如今古籍收藏家竞相追逐的目标。

       民国时期的图书数量可观、内容丰富,且由于距今较近,损坏或流失较少,时下价格相对偏低,许多私人藏家在经济上都能承受。

       另外,各个时代的名人尺牍,在古籍收藏中一直牢牢占据一席之地。明清名家或现当代名人信札拍几千元、上万元乃至几十万元都很正常。

       古籍造假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想要仿制一本明清刻本,首先要开一个工场,再请一批工人。一个工人一天能刻几十个字,这样刻上两三年,才能制作出一本。且不说其成本远远高于拍卖价格,仿冒者还必须具有一定程度的古代文化素质,不然连看都看不懂,就无从造假。






了解更多产品信息、动态资讯,尽在三希堂官方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详细阅读。





品牌故事

联系方式

  • 24小时服务热线:

      400-680-1895  010-85879369

  • Q Q咨询:1626487235
  • 企业邮箱: bjsanxitang@vi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