珂罗版印刷

       核心提示:珂罗版印刷 (collotype printing), 以玻璃板为版基,按原稿层次制成明胶硬化的图文,由明胶硬化的绉纹吸收油墨,未硬化部分通过润湿排斥油墨进行印刷。 由于版画使用明胶,因而在这个技术的名称中加上希腊语Glne(胶)意的Collo,珂罗是译音。
 


       珂罗版印刷是一种传统的印刷技术,印刷特点是逼真传神,而且能够保留产生笔墨的神韵。随着古籍拍卖的兴起,珂罗版印刷品的价值也有所体现,从近几年古籍拍卖会上珂罗版印刷品的成交情况来看,一些珂罗版印刷的名家作品集,或者是汇集多位名家的作品集的成交情况都比较好。 珂罗版印刷品使用的纸主要是宣纸,很传统,但是这项技术却是从国外引进的。珂罗版技术大约发明于1869年,是由德国人阿尔倍脱发明的,真正传入我国是清朝末年的光绪年间,第一件印刷品是在上海徐汇区土山湾的宗教印刷所印的圣母像,这是最早的印品。以前都以为珂罗版是从日本引进的,而日本实际上也是从西方引进的,其技术比较发达,珂罗这个词实际上就是日文的“胶质”的一个译音,所以珂罗版也叫玻璃版。珂罗版的印刷原理就是以玻璃为板基,然后在玻璃上涂上明胶印刷质,在上面通过照相制版,把图像反映到胶质上,再通过采用水墨相斥的着墨原理用无网点印刷的方式,把印品印出来。
       珂罗版是从欧洲引进的一项西方的技术,但是经过我国几十年、上百年的学习应用融化,已经成为我国的一项传统技术了。珂罗版印刷品精美逼真,许多文人雅士都非常喜欢它。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传统的手工业逐渐被人忽略,但是它的收藏价值却提高了,比如珂罗版印刷品。

 


       珂罗版印刷的特点就是平板印刷,无网点,所以能够忠实地反映这个图像的原形,层次也比较丰富,可以达到毫发毕现的复制效果。
       珂罗版印刷范围主要是复制绘画,再一个就是墨迹、碑帖、古籍善本、古籍图录等等。珂罗版影印的碑帖,亦称碑拓,例如《曹县碑》是传世最早的名拓本,号称海内第一初拓本,这是最早的一个本子。其他的形式有影印的古籍善本、古器物的图录等等。新中国成立后,珂罗版技术也作为一种传统技术得到了保护和发展。像北京的文物出版社,上海的美术出版社,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都印了大量的珂罗版的印品。

 


       近年来,像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印的《神策军碑》《乐善堂法帖》,徐悲鸿纪念馆印的《漓江烟雨》《奔马图》,这些都是很珍贵的艺术品。这些真迹通过一件化身百件千件,可以说就是使得“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了,成为老百姓家里装饰居室、珍藏的艺术品了。 珂罗版的印品从19世纪开始,一直到最近还在印刷,所以如何区别良莠至关重要。要选择一些大的出版单位印的书籍或书画作品来收藏,再一个就要看其保存的品相。
       珂罗版印刷艺术在近几十年有了相当的增值空间,但是它和其他门类的艺术品相比还是差得比较远。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珂罗版的印刷品将会受到更多关注,其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会更被看好。

 

       珂罗版是一种传统的印艺技术。其工艺流程为:研磨玻璃、涂布感光液、接触曝光、显影、润湿处理、印刷,一百多年来并未有太多的变化。制版时网线极细,印品无网点,依靠不规则皱纹的疏密来表现画面的深浅层次。珂罗版由于版基是玻璃,印刷部分和空白部分是明胶,印力不高,一般一块印版仅能承印100至500份左右,最多不超过1000份。一台机器一天最多也就印几十张。印刷时全部为手工操作,对工艺要求极高,可印于纸张、绢及丝绸之上,且是专色压印,不会造成颜色偏差,能充分表现书画艺术品的色彩搭配、层次丰富的墨韵彩趣。这也正是为什么珂罗版最适合印刷名人书画、碑帖、珍贵图片、文物典籍等精致高级的艺术品的原因。 珂罗版印刷最讲求的就是精细,每一步都马虎不得。前期制版时,因为是采用照相分色处理,胶片对画作原稿的信息记录难免会有所丢失,这就需要进行人工修版,然而在这道工序上,修版技师并不是仅凭着足够的仔细就能做好的。对于修版师的工作,百雅轩常务副总经理刘航给予了较高的评价:“百雅轩负责修版的几位同事与普通印刷厂的修版人员有很大的区别。他们都是美术院校科班出身,有着非常深厚的绘画功底。绝对不会只进行机械性的修版操作,而是会从艺术角度理解画作,所下的每一笔都是为还原画作原稿所要表达的意境,这样才能保证修版后体现出艺术品的精髓所在。”对艺术品的感觉不仅体现在修版上,从接触原稿到印刷完成,百雅轩务求再现原作风采的工作态度贯穿始终。在刘航看来,开始复制之前与书画的作者或收藏者沟通是百雅轩的一道非常重要工序:“能够接触到的原稿有好几种,但博物馆保藏的艺术品,是绝对不可能拿得到的,只能去馆中拍反转片进行复制。如果要复制的是艺术大师们自己手中的作品,百雅轩通常会尽量拿到原作。在每次开始复制一幅作品之前,技术人员都会开入稿会,与书画作者在一起进行探讨,听取作者创作时的体验,了解作品所要表达的意境。等到对作品本身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才会确定出所要使用的专色数量以及其它每一步工序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珂罗版印品能够忠实地再现连续调图像,效果超过平版和凸版印品。凭借于此,古老的工艺才得以保持延续。北京作为文化名城,书画艺术名家众多,加上全国最大的博物馆——故宫——馆藏无数,可以复制的画作实在丰富。

 


       珂罗版印刷经历了单色制作、双色套印、多色套印到多色接版套印的发展过程。经过人们不断加以改进,这种传统的印刷技术越来越科学化,同现代科技与设备相结合,进行电脑扫描、制作,电子分色机自动分色,其复制效率和复制质量大大提高,缩短了复制周期,满足了广大书画爱好者的收藏愿望,同时,加强了珍贵书画作品的流传。
       现代书画的珂罗版复制技术过程包括:
       照相——制版——修版——印刷

       1、照相:照相的目的是获得复制对象的软片。采取4开制版照相机,利用滤色镜拍照取得与原稿等大的软片。对于原稿特别珍贵,不能离开收藏地点与条件的(如古代壁画)首先拍得反转片,利用电子分色机分色制成符合印刷要求的软片。
       2、制版:珂罗版制版是在磨砂玻璃上浇涂一层骨胶与重铬酸盐配制的感光胶膜,经过烘干,用阴图片涂敷在胶膜上曝光,再从背面做短暂曝光,经水洗、干燥质,见光部分硬化而构成图象。珂罗版图象的深浅与胶版复制技术不同,不是用大小不同的网点来表现,而是利用胶膜硬化后微细皱纹的疏密来表现的。胶膜硬化程度与受光强度成正比,经润湿后胶膜吸水膨胀程度则与之成反比,故版面形成与底片相对应的形状不规则的纤细皱纹。吸墨量的大小与感光程度成正比,因此,印在纸上形成浓淡层次丰富的印刷品,在印刷材质上,不但可以在宣纸上印刷,也可以在绫绢、丝绸上印出满意的效果。满足了中国书画作品的特有的要求。
       在制版过程中,烘干胶膜时,温度控制对版面胶膜的微细皱纹的变化起决定作用。温度过高过低形成的褶皱就粗糙,无法印刷。经实验比较,温度控制在65℃时,胶膜褶皱最为细腻。
       3、修版:由于温度难以控制准确。因此,制版后需要对版面胶膜的软硬度及时调整。主要用甘油、柠檬酸、福尔马林、氨水等。
       4、多色接版套印:由原来规矩套印改为十字线套印。具体做法是:进行软片拍照时在软片四边固定好4至5个位置的十字线符号,用以印刷定位,在宣纸第一版印后将十字线挖开,并在印刷背面做上位置相同的十字线符号,印第二种色时,将纸张上的十字线符号与版面上的十字线套准即可。以后每次都以十字线为基准,即能达到印刷图象的色彩一致。十字线套印还可以发现纸张的缩涨。因宣纸的最大特点是吸水、吸墨性强,同时易导致纸张的韧性因缩涨而发生变化,多次多色印刷很难保持图象的一致,这就需要通过十字线套印在印刷前比较纸张缩涨状态,对宣纸使用加湿器和烤箱做干湿处理。多色接版套印的复制版面也不受任何限制,整个画面不会留有印刷后拼接的痕迹。

 


       除了珂罗版复制法外,古代书画还可以采用其他的复制方法。如:人工临摹法、木版水印法、照相复制法、胶版复制法等等。
       人工临摹法的特点是仿真度高,但艺术要求较高,必须由具备较高艺术修养的专业人员进行复制,且效率较低。木版水印法的特点同样如此,工艺复杂,效率低,而胶版复制与照相复制只适用于易于成册,仿真要求不高的复制工作,其特点是效率较高。各种书画的复制方法运用的范围不同,各有千秋,相比较而言,珂罗版复制法的特点更为实用,该技术的仿真度较高,适用于笔触变化多,墨色层次丰富的书画作品,而且效率比木版水印和人工临摹高得多,同时,还适用于各种材质的印刷复制工作。 近几年,珂罗版中国古代书画作品复制工作中运用较多,彰显其优点。如元代山西永乐宫壁画的复制、文物出版社组织的宣纸线装本中国版刻图录以及故宫、上海、天津、辽宁等博物馆的藏书、绘画多采用该项技术。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珂罗版印刷也会不断地完善,在继承与发扬中国书画文明,扩大流传范围的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了解更多产品信息、动态资讯,尽在三希堂官方微信,扫描二维码即可详细阅读。





品牌故事

联系方式

  • 24小时服务热线:

      400-680-1895  010-85879369

  • Q Q咨询:1626487235
  • 企业邮箱: bjsanxitang@vip.163.com